位置:首页-正文
 
 
《曹全碑》中的清气
更新日期:2015-12-02   浏览量:3667  来源:本站编辑
 

    曹全是西汉初年著名辅臣曹参的后代,成语“萧规曹随”说的就是曹参不扰民力、沿袭旧制的故事。曹全作为名相后人,为官忠诚担当,清廉耿介。在东汉建宁二年 (公元169年)率兵征讨疏勒国(疏勒国为西域古国,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喀什一带),大获全胜。光和七年 (公元184年)改任郃阳令,参与进剿“黄巾军”。曹全在部队作战期间和士兵同吃同住,皇上赐予的奖赏全数分给自己的下属,甚至亲自为负伤的士兵吮吸脓疮。他明辨是非,纲纪整齐,任职期间收受的财物,都悉数缴公归册,被同僚誉为“清拟夷齐,直慕史鱼”,是东汉末年勤廉地方官员的代表。

  《曹全碑》(国宝级文物),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萃里村出土,石碑现存西安碑林。该碑是曹全的下属群僚集资刻石以颂其功之作,主要记述了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生平和主要功绩。因碑为当时所立,语多真实,故其记事素为史家所重。碑中记载了黄巾起义时,“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的形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曹全碑》是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是汉代隶书中典雅秀美、精到整饬的重要代表作品。该碑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笔画工整精细,与《乙瑛碑》、《礼器碑》并称汉碑极则,充分展现了汉隶的成熟与大方,因此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是临习隶书的经典范本。《曹全碑》遒丽紧密,虚和雍雅,笔意飞动,柔中带刚,细筋入骨,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曹全碑》运笔以圆笔为主,波画行笔的提按极为分明,初学者如果笔力不够,一味追求它秀美的外形表象,行笔过细,往往容易失之于纤弱浮滑。(沈必晟)

  《曹全碑》正文节选:

  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遗,且二百万,悉以簿官。

  ▲译文:

  到他(曹全)从政以后,其清廉可比伯夷、叔齐,其耿直不让史鱼。他多次担任一郡的重要职务,如曾任上计掾史,又到凉州,任治中、别驾等职,所到之处,皆能纲纪鲜明、尊卑有序。至其担任郡守等职,能弹劾枉法者,纠正邪恶事,能使贪暴者革面洗心,同僚们都佩服其德行,其声威震慑四方。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他被举荐为孝廉,授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当时疏勒国国王和德,是弑了其父才得到王位的。他不向中央贡税述职,于是(曹全)兴师问罪。他能像吴起那样为士兵吮毒、有酒大家分享。他在攻城和野战之中,谋略如泉涌,威猛不减诸甲兵,将疏勒王和德当面活捉处死。当他率军旅凯旋还师时,诸国无不遣使送礼,达到二百多万,他都全部交公并登记账册。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关闭】【打印此页
网站首页 |  本地动态 |  政务公开 |  廉政文化 |  警钟长鸣 |  政策法规 |  廉政图片 |  互动平台
 
Copyright © 中共三门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2008
 
备案号:浙ICP备11030085号-1 技术支持: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