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墙上写的兴国知州俞沇啊,他走马上任时,幕僚对他说‘开矿之处,记炉二万,如府台莅临,可得万金’。他却笑道‘吾宁人先有方正学以节义重,今有石都简以清廉重’……”11月15日,在三门县珠岙镇娄坑村俞氏祠堂里,几名村里的老人站在廉政文化墙前,饶有兴致地给孙辈们讲起老祖宗的廉洁故事。

廉政文化墙是该村老祠堂里的“新成员”,而这座长达670年历史的老祠堂俨然已“变身”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阵地。据了解,娄坑村今年在老祠堂精心打造廉政文化墙,从族谱中精心挖掘和提炼廉政人物典型,整理成一个个廉政故事张贴于墙上,同时采用漫画形式展示廉政文化,并结合祠堂中代代相传的家风祖训,成为了古祠堂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祠堂对村民来说,是一个家族的‘根’之所在,有着很重的位置。而且老祠堂人气足,是大家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聚集地,在这打造廉政文化墙,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村民了解更多的廉政文化。”该村党支部书记俞朝马介绍说。
墙上的家风祖训、廉政故事,让村民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漫画形式展出的工作纪律篇、生活纪律篇等内容,让村民直观形象地了解党风廉政,并根据墙上展示的内容逐条对村两委进行监督。“这些内容,我们平时都在看,知道了不少关于党风廉政的知识,而像我们这样在墙上张贴廉政故事,其他村很少见。”正在祠堂里闲聊的村民们笑着表示。
“在老祠堂里融入‘廉’元素,不仅让老祠堂焕发出新活力,同时也有利于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有特色的宣传阵地,将廉政文化的‘种子’扎根到基层土壤,真正做到深入人心。”珠岙镇纪委书记方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