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监察体制改革和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的需要,三门县纪委驻人民检察院纪检组转变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廉政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通过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制定措施,人人参与监督,找准执纪监督关键点,实现了廉政风险源头的排查、防控、督察一体化,增强监督执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融入业务,开展立体式廉政风险排查。为推动三门县人民检察院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工作的落实,县纪委驻人民检察院纪检组建议分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对照检察权力运行轨迹,紧扣“廉政”查找行使职权过程中易发生廉政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用可行”的防范措施。采取“一人一过堂、一层一把关,一级一负责”的方法,做到对各部门和个人逐个审校、把关审查,准确把握每个岗位的廉政风险,明确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的质效。编制《履行全面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责任工作纪实手册》,结合业务特点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组织廉政风险点征集和开展大讨论。通过群策群力,对廉政风险源点进行充实和细化,同时让广大检察干警对廉政风险点入脑入心。
二是抓住节点,进行全方位廉政风险防控。围绕排查出的各类廉政风险点,从职能权限和工作流程方面,紧紧抓住廉政风险易发多发领域,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突出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防控。根据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发生的危害程度,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风险等级,分别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定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并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每名干警,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度以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确保了干警公正执法、阳光办案。同时,纪检组主动与重要岗位负责人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廉政谈心谈话,认真梳理和排查廉政风险点,切实将监督探头嵌入到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将问题“禁于未萌,止于未发”。对发现的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一般性问题以及一些轻微违纪问题,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主动与监督部门领导和干部开展廉政谈话,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三是注重提醒,强化无缝隙的廉政风险督察。坚持院领导班子成员带班轮流督察制度,采取突击督察和专项督察相结合的灵活方式,以深入一线的作风,通过看现场、查资料、随机提问、点评说理等办法,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检务督察,查找检察人员和检察业务在廉洁从检、规范执法、规范管理、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事前或事中监督,并坚持做到“五个提醒”,即:落实制度经常提醒,执法办案随时提醒,安全措施专门提醒,苗头性问题个别提醒,办理大要案特别提醒,使全体检察干警充分认识到公正廉政执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了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为将派驻监督工作与纪检监察联络员制度有机结合,县纪委驻人民检察院纪检组吸纳驻在各部门10余名检察干警成立廉政监督小组,形成定期组织学习和沟通机制。通过纪检监察联络员,纪检组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情况,有效提高了纪检监察联络员的监督能力,从而延伸监督触角。 “作为主体责任联络员,我要定期向郑组长汇报三重一大等事项,同时还要做好联系沟通、组织协调、情况反馈等工作,上周刚刚委托我对行装科干警进行了约谈……虽然感觉肩负的压力沉甸甸的,但就像为我们从严治检系上了‘安全带’。”
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主体责任联络员洪欢东表示,派驻纪检监察组是“常驻不走的巡视组”,真正把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发挥出来。 |